最近才發現的美國實境節目, 應該怎麼翻譯呢? 鯊魚槽? 維基上是翻作 "創智贏家"
節目找來幾位創投 (所謂的 sharks) 提供資金, 每集大概會有 4~5 位創業主來提案, 爭取投資, 並提出一定比例的公司股份作為代價. 這是吃人頭路的我沒機會接觸的領域, 覺得很有興趣. 現在已經是第五季, 正從第一季開始看 :p
找創投來提供資金是一般創業者較無風險的資金取得方式. 相較與銀行借貸, 除了利息, 可能還得有抵押品. 用創投的錢, 就算公司作不起來, 至少不用負債. XD
至於那些 sharks, 當然也不是聖誕老公公, 散財童子. 要讓他們掏錢出來, 至少要能說服他們為何你的公司/產品值得投資? 目前的銷售額? 利潤? 預期市場規模? 都是基本問題, 市場太小 (ex. < 1 million USD) 的產品, 即使產品讓他們很有興趣, 還是不會投資的.
若是新產品, 一定會被問是否已經申請專利? (當然食品類除外), 別人若有專利是否能製造出來? 這問題牽扯到的想法是: 如果能透過專利授權給大公司, 直接賺取授權費, 那就不需要花大錢投資產線自己生產製造
而企業主自己到目前投入了多少資金, 也是幾乎都會問到的問題. 我想目的在於看提案者對自己的公司/產品有多大的信心跟決心吧. 對於被認定機會不大的產品, sharks 也會很直接 (or 殘忍) 的告訴提案者放棄, 不要再繼續下去了. (有個提案者是拿自己的房子去抵押借貸, 幾乎是賭上身家了)
稱這些投資者 sharks, 應該是因為, 對於沒興趣的提案, 一毛都不會出, 但若是嗅到賺大錢的機會, 就會狠狠咬一大口. 因此, 常看到企業主一開始的提案是以 15 ~ 40% 得股份比例做為回報. 但有興趣的 sharks 常會要求 50% , 51% 以上, 甚至 100% 的股份, 要有主控權. 至於 100% 那個是 shark 想買斷發明者的專利, 不想讓他繼續參與, 最後當然是被拒絕了.
目前聽到兩句話印象還蠻深的:
don't cry about money, it never cries for you. (如果沒聽錯 :p)
money has no soul : 記得是用來說明, 雖然他被提案者感動, 但還是不會投資
看了幾集後, 不免會有些疑問:
1. 這節目是真的嗎, sharks 光憑提案者這樣的介紹, 立刻就能決定幾十萬美元的花費? (目前看到多在 150 ~ 350k USD)
2. 結束後, sharks 答應的是否都真的有給錢?
3. 節目中獲得投資的產品, 是否有真的上市?
4. 有沒有人去追蹤節目中這些 sharks 的績效, 看看他們得眼光如何
後面兩項還沒去查, 但前面兩個疑問似乎是肯定的. 有看到文章說, 在節目中他們僅憑提案者的資訊決定. 但節目後會做查證的動作, 若是資訊有誤, sharks是可以反悔的. 這聽來很合理, 但仍有幾項提案者最後沒拿到資金, 原因不明. 只是, 對看節目的我, 似乎也不是那麼重要囉.
===2014.04.25
目前看到第二季, 從第一季的後幾集開始, 會穿插一個先前獲得投資的案例後續. 比較容易有成果的, 看來是拿到資金後可以開始展店, 或者利用sharks 的人脈關係在大賣場連鎖點鋪貨, 迅速增加銷收量. 雖然網路通路無國界, 許多創業者也都是從網路開始販售產品, 但實體通路仍是能夠大量銷售的關鍵.
第二季開始也有爭取資金失敗者, 但事業仍順利發展的後續. 覺得蠻不錯的, 上了這個節目, 即使沒要到資金, 但其實也等於幫創業者做宣傳, 讓創業者更有機會接觸潛在買家. 可能也是這緣故, 先前有看到文章說電視公司要求參加者必須提供 2% 股權作為上節目的代價, 但因遭受批評, 後面幾季取消了這項規定.
目前還是很有興致繼續追下去, 尤其常常可以看到各種創新產品及商業模式. 不容易喪失新鮮感 XD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