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

基地三部曲 - 以撒·艾西莫夫

忘了當初怎麼會想找這部來看, 之前預約好像是第三順位.
圖書館通知取書時, 大約已經是隔 2~3個月後了, 去拿書時其實不太記得是什麼類型的故事 :p
開始看後才發現原來是部科幻小說

看到以銀河帝國為故事背景, 不禁就連想到 楊威力 & 萊茵哈特 :p
故事內容當然與銀河英雄傳說不同, 但卻也有些許類似. 與帝國相對應的, 都是以選舉決定領導者的代議制度

介紹是說, 作者是以羅馬帝國衰亡史 (沒看過), 作為參考概念
所以故事一開始, 是一個已經存在上萬年的銀河帝國. 但一位研究 "心理史學" 的學者-謝頓, 利用統計, 機率等研究工具,  預測了帝國的衰敗 (數學很重要!). 因而建議在銀河邊緣建立基地, 以保存人類至今的科學研究. 如此可將帝國衰亡後的黑暗時期, 由原本推估的三萬年縮短到一千年, 直到第二帝國的出現 ==> 謝頓計畫.

三部曲裡並未完整描述千年的發展歷程, 首部曲敘述了基地的建立, 前數十年遭遇到的危機, 基地的人民對千年預測的半信半疑, 到依照預測的順利度過

第二部則是來自舊帝國的威脅, 即使已經開始衰敗, 仍有強大的武力. 相較下, 基地尚不足以與之抗衡, 只是此部分的威脅仍在預測中 ( 所以也沒事 XD ).  但後半部由於預測外的變因出現, 導至謝頓計畫幾乎失敗 ( 這樣故事才有意思 )

第三部, 描述在第二部後半提到但不知所在位置, 以具有"特異功能"心裡學家所組成的第二基地, 如何暗中將已偏離的計畫導正, 讓以科學家為主的第一基地能回歸謝頓計畫, 繼續走下去. ( 那是一定要的, 不然就糗了 )

三部曲時間橫跨數百年, 每段故事 (每次危機) 則靠"謝頓計畫"來串接. 這種架構感覺適合做長篇戲劇, 每次都想個新的危機來解決, 角色也可以全部換一批, 故事就可以生生不息 XD .

艾西莫夫除了基地系列, 還有機器人系列 - 列入往後參考書單 :)

Google 了一下, 找到這篇, 對基地前傳與後傳的介紹. 當然 wiki 也有一些說明啦


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

讀書筆記

[破戰者] - 布蘭登.山德森

看過了迷霧之子, 伊嵐翠也不錯看. 發現圖書館裡有同一作者的 "破戰者", 當然要借來看囉, 雖然預約等了一陣子.

開始看之前, 忍不住上網看了一下他人的心得. 評價似乎普普, 也可能是因迷霧之子太受歡迎, 理所當然的期待會比較高吧. 不過借來的書, 不怕踩到地雷 :p. 缺點就是想看的不一定會進.

相較依嵐翠人與迷霧之子的鎔金術, 破戰者裡的則是所謂的 "駐氣", 有多道駐氣的人可學習透過識喚術去控制無生命的物體. 破戰者一共上下兩冊, 老實說, 上冊實在讓人看得有點悶, 駐氣的使用只在開頭稍為描述了一部分. 到了下冊劇情才有較大的轉折, 也開始緊湊了起來, 並且仔細的交代駐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

雖然這部並不如迷霧之子看起來過癮, 但每部故事都能重新架構出一套完全不同的設定. 作者也真的是不簡單.

ps. 上wiki 查了一下, 迷霧之子是 2007-2009, 破戰者是 2009 出版, 所以是在迷霧三部曲後的作品

[天涯.明月.刀]  - 古龍

借回來, 看到主角是 傅紅雪, 才知道前幾天電視上播的邊城浪子, 是古龍的作品啊 XD.
這部故事的敘述方式其實看了有點不太習慣, 內容多是以人物對話的方式進行. 因此故事情節並不多. 照樣上wiki 查了一下,  上頭寫得幾乎就是完整的劇情內容了 =.=

就序裡寫的, 這部是先有劇本, 再改成小說, 而且是在古龍身體狀況不好時用口述的方式請人寫下來, 可能也因此讓這部成為短篇的故事吧.

前幾天在書店翻了翻"上官鼎" 重出江湖的新作"王道劍". 有點想敗一套回家.